1.专业定位
本专业紧跟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构建基于OBE理念的递进式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数字媒体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将本专业建成具有较强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特色的一流应用型本科专业。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系统分析、创新设计、应用开发、创业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毕业后能够在虚拟仿真、游戏开发、交互设计、影视(广告)特效等领域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培养规格
(1)学制与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授予学位类型:工学学士。
(2)学分与绩点
总学分:163。
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在2.0及以上,可申请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3)知识、能力、素质方面毕业要求
知识要求(A):
A1.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掌握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知识。
A2.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掌握从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所需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和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知识。
A3.专业基础知识:了解数字媒体技术专业领域的发展历史、发展前沿、研究动态及创新方向;了解影视、网络媒体创作、制作、传播、运营的基本流程;重点理解数字内容制作相关的艺术、技术背景知识。
A4.专业知识: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核心知识,以及在虚拟现实、游戏开发和交互开发相关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应用以及内容制作所需的相关知识。
A5.其他知识:了解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著作权保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一般常识。
能力要求(B):
B1.专业基础能力:掌握数字媒体相关领域的基本创作及研究方法、能够在科学与艺术交叉领域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B2.专业能力:能独立或合作完成作品创作、技术研发、项目策划、市场运营中的至少一个环节,具备符合行业对从业人员所需求的实践工作能力;具有VR项目的策划与开发、游戏设计、制作、开发能力、数字影视特效设计与制作以及交互设计与开发能力。
B3.现代工具运用能力: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资料检索与分析、专业写作等方面的能力。
B4.通用能力:备一定的组织管理、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获取更新专业前沿知识、技能的自主学习、可持续发展及突破创新能力。
B5.其他能力:具有会学习、会应用、会表达、会合作、会健体、会创新六大素养能力,具有一定的沟通、人际交往、组织管理和项目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素质要求(C):
C1.人文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
C2.专业素质:具有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相关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素质知识;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大局观,能够理解企业战略和适应企业文化;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能够保守商业机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对岗位工作任务具有较强的领悟性、系统性、条理性,能够积累和学习。
C3.学习与创新素质: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对技术的探究意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C4.身心素质:具备强健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
C5.其他素质:具有较强的组织观念、集体意识和良好的分享态度,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有比较强的社会活动、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素质。
4.课程体系
4.1课程体系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层
次化、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艺双修,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课程体系系统地培养学生对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实践能力。课程组与合作企业专家一起,按照数字媒体技术各专业方向的工作流程来分析并明确职业能力,确定各课程教学目标,进行基于项目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有针对性的选取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遴选教学内容,在课程中引入大量企业真实项目,体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三大平台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专业教育课程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验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分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外科技活动。
核心课程: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三维造型与动画、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创新创业训练、社会实践周Ⅰ、社会实践周Ⅱ、劳动教育Ⅰ、劳动教育Ⅱ、游戏特效实训、游戏项目综合实训、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数字摄影与摄像实训、数字媒体作品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
4.2实践教学环节
(1)强化实践育人,开展集中实训
为促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有目的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与学分的比例,占比由20%调整为25%,并增加集中实训环节,与广州漫游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索校企“产、学”结合的新模式,企业工程师将UI设计、游戏开发、游戏建模等方面的企业真实案例引入数字平面设计综合实训、数字媒体作品综合设计等集中实训课程中。
(2)搭建“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竞赛平台,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赛训结合”。
课堂实训引入学生竞赛项目,通过项目分解与重组,转化为适合课堂教学的案例与任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创新氛围,让学生勇于参赛,享受比赛。通过校赛选拨优秀作品参与省赛,再由省赛推荐获奖作品参加国赛。校级选拔可以动员学生广泛参与,活跃校园参赛气氛,校赛、省赛、国赛层层筛选与培育,逐步形成了“金字塔阶梯式闯关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因材施教,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促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3)以外包项目为载体组建工作室,仿真公司运营模式。
从学科竞赛平台与工作室中选拔学生成立虚拟公司,营造真实创业环境。按照企业标准建立组织结构,各司其职,仿真企业运营模式,多渠道多途径承接服务外包项目(企业项目),以服务外包形式有效开展创业教育,目前起点传媒工作室取得一定成效。
5.师资队伍
本专业拥有一支数量充足、教学水平较高,实践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共60人,其中硕士58人,讲师7人,副教授6人。经过这几年的师资队伍建设,已打造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等结构比较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富有活力、教学能力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突出的“应用型”师资队伍。
6.教学条件
6.1专业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利用率高
近4年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需求,建有实验实训室9间,涵盖了目前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开设的所有专业课程的实训范围。实验实训室总面积为2476平方米,设备总价值为580万元。实验室利用率高,并取得了的成果,代表bb平台狼堡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竞赛方面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为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可靠的实践教学保障。
6.2实践教学基地
多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直强调实践育人,统筹规划实习基地建设,从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建设措施保证了实习基地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主管校企合作的副院长、办公室主任负责实习基地建设的系列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实施方案。根据专业特点、办学需要和合作企业资源状况,本专业实习基地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类型: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建立6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虚拟现实实验室”、“数字摄影摄像”、“众创空间”、“虚拟现实创新中心”、“起点传媒工作室”、“数字媒体作品演示室”,其中“虚拟现实实验室”被评为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校内外学科竞赛和承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通过“校-省-国家”三级学科竞赛平台,赛训结合,提高创新应用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仿真企业运营机制,参照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管理流程,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进度完成项目,以项目组的形式按时汇报工作成果。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情况
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顶岗实践或者见习,熟悉企业运作流程或者参与真实项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也是毕业实习的主阵地,目前本专业主要的实践基地有格南文化(广州)有限公司、广州漫游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大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东企影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古藤动漫科技有限公司等,不断开拓新的合作企业,为了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践机会。
7.专业特色与成效
7.1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
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担任集中实训课程的教学;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将企业项目引入毕业设计选题,提升选题质量,提高技术含量,企业导师作为校外指导老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相互协作,一起指导学生毕业设计与毕业实习。
7.2构建为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依托科技文化节,引入企业项目资源,搭建“校内初赛-省级复赛—国级
决赛”三级竞赛平台,分层递进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7.3以外包项目为载体,组建虚拟公司,仿真企业运行。
以企业外包为载体,通过虚拟公司仿真企业运营模式,将专业实训与社会服务有效对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以外包项目驱动创业教育改革。
经过近几年的专业建设,改革方向逐渐鲜明、效果良好、成效显著,受到学生的好评和校内外专家的充分肯定。分层递进的金字塔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了教学效果,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各类教学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学生累计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283项,其中特等奖12项,一等奖29项,二等奖122项,三等奖120项;成功立项校级以上大创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9个,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6篇。按照专业方向共成立起点传媒、虚拟现实等工作室,学生多渠道多途径承接企业外包项目,已完成横向对外技术服务项目14个,到校经费累计超过100万元,受到企业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
8.就业方向
在互动娱乐、游戏行业从事虚拟现实技术研发、游戏开发与制作工作;在广告、动画、互联网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视频、动画、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在教育相关部门从事微课与课件制作以及电子宣传资料的设计工作;在印刷、出版行业从事平面设计等工作。